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2020-2022)

发布者: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05-27浏览次数:872

 

一、学院学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学科建设概况

l  机械工程学科为工学一级学科

l  2014年立项学校重点扶植建设学科

l  2015年立项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群—机电装备与信息化学科群骨干学科

l  2015年立项学校重点建设工程硕士点

学科方向

1.绿色智能制造技术2.新能源与储能材料

研究团队:在学科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5个研究团队

1.      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新材料;

2.      复杂液压传动高精度制造及关键技术;

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4.      电气工程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

5.      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关键技术。

现有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合计在校本科生约800人。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18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19人(其中2人为柔性引进:刘进,马育林;校聘明珠学者4人:刘小俊,刘志,刘毅,许扬;在读博士9人。黄州学者1人(武汉科技大学周兴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成果:4年,机械工程学科共立项纵向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级项目5项,厅级项目8项;完成企业委托研究项目4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82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近4年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年均科研经费超250万元。

学科基础条件:学科平台快速搭建,学科水平稳步提升,详细情况见下表。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平台

序号

平台名称

成立年度

授予单位

1

钢结构检测平台

2018

湖北省科技厅

2

机械电子工程楚天学者设岗学科

2017

湖北省教育厅

3

湖北省机电综合实践与创新教学(重点)示范中心

2015

湖北省教育厅

4

机械工程重点扶植学科

2014

黄冈师范学院

5

机电装备及信息化学科群

2015

黄冈师范学院

6

机械工程立项建设硕士点

2015

黄冈师范学院

7

绿色与智能制造研究所

2016

黄冈师范学院

8

金属材料改性与功能化研究团队

2016

黄冈师范学院

9

材料成型重点教学团队

2015

黄冈师范学院

10

电路重点教学团队

2015

黄冈师范学院

 

机械工程学科产学研合作平台

序号

平台名称

成立年度

合作企业

1

智能液压合作研发中心

2016

湖北合强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

绿色钢结构合作研发中心

2016

湖北精诚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3

特种电机合作研发中心

2017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

4

ABB 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2017

ABB(中国)有限公司

5

机电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2015

湖北鸣利来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工程学科按照“立足基础、重点实破、突出应用、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和“五年打基础、七年创特色、十年上水平、一年进一步”发展规划,在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方面起得不错成绩。尤其是在:复杂曲面的特征加工、3D打印工艺优化技术、数控双驱同步控制技术与数字化精密矫直机多点精密矫直技术、数控加工过程中控制碳排放等绿色制造技术方面成果丰硕;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也取得突破,其中先进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液压系统及机电液控制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特色。此外,拥有FANUC系统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砂轮修型机样机、数字化精密矫直原型试验机以及碳排放研究用数控加工中心多台;已获得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多个项目的支持,发表中文核心学术论文2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开发太阳能中温空调、钢结构智能成型与涂装设备等。

机械工程学科前期按照“依托地方,面向机械行业,主攻绿色与智能制造,突出应用性与交叉性的目标定位,主动适应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和湖北省机械工业的需要,对接黄冈及湖北机电装备、工业窑炉、钢结构、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地方性、应用性、实用性的学科专业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效益。但,黄冈本地机械行业发展受限,加上,我院科研力量力量分散,学科方向与本地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未来将在在我院程院长的带领下,开辟新的新能源与储能材料研究方向。

二、20202022年三年学科建设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机械工程学科按照“立足基础、重点实破、突出应用、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力争未来3年内实现如下目标:

(一)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1. 2022年学科排名保持在区域内高校领先位置,成为鄂东乃至湖北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工学学科。

2. 2025年成为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学科特色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社会服务能力强劲的省级重点学科,并达到申请硕士学位点资格条件。

(二)学科队伍建设

1. 每年引进博士2-3名,培养博士1-2名,力争到2023年,博士达到35人以上。

2. 建成楚天学者设岗学科1个,引进楚天学者1人,黄州学者1人,培养明珠学者4人。

3. 组建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新材料、复杂液压传动高精度制造及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电气工程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关键技术等5个学术创新团队。

(三)学科平台建设

2020年,申报立项“湖北省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工程中心”;

2021年,申报立项“湖北省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新材料创新团队”;

2022年,建成“新材料研究院”;“湖北省黄冈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科学研究

1. 2022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3-5项,社会服务项目60项以上,年平均引进科研经费500万元左右;在三大检索期刊上发表论文年均10篇以上,出版专著1-2部;获得国家专利150项左右;成果转化10项以上。

2. 在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新材料、复杂液压传动高精度制造及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电气工程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关键技术等研究方面力争省部级奖1项,力争获国家级奖。

(五)社会服务

1. 年均成果转化不少于3项。

2. 力争建成湖北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工程中心学科平台和新材料研究院等2个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为本地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智力支持。

三、2020—2022年学科建设的措施与举措。

1.   成立机械工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科发展规划的制订、人员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的统筹与配套、组织管理及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2.   在学术队伍的建设与拔尖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围绕着学科方向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初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为核心的学术梯队;

3.   以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新材料、复杂液压传动高精度制造及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电气工程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关键技术为重点,集成各团队优势,争取在上述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有重大突破,提升机电装备及信息化学科群建设水平,探索学科群建设的模式和经验。

4.   以学术梯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将引进人才与自己培养相结合,适时补充各类急需人才,为圆满完成该学科的建设项目配备好人员;同时,通过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的传帮带,以及在本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取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争取,较高水平的论文的发表、培养出拔尖人才,从而实现学术队伍建设中人员梯队层次与年龄结构的更加合理化。

5.   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整合好现有研究条件、自身人员优势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积极组织申报开设工业设计等新专业。这方面工作的成功,不仅为学科建设任务中人才培养增加后劲,也可以扩大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获得较好的学科建设综合效果。同时,随着本学科建设的进行,各种条件不断完善,人员结构更趋合理、科研成果与较高水平的论文数量增加,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本科生及联合培养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6.   在实验室平台建设、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的统筹安排与配套方面,充分利用西班牙贷款购买的仪器设备。同时在设备的管理与综合布局方面,要综合考虑本科生培养、科研工作、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关系,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最大化,从而提升学科建设的综合效果;力争将建材机械装备实验室建成具有明显特色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7.   在科研项目与成果方面,以拟申报的省、市级科研项目为基础,充分发挥在自身优势,与本地知名企业以及武汉的211高校合作,争取申报更高级别的项目。

8.   在学术交流方面,拟在学科建设初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交流指导,对学科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便我们及时调整建设思路,同时,也派青年骨干老师进行考察与合作研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争取在学科规划建设的后期(2022)主办一次国内机械工程方面的科研或教学研究会,以展示和汇报学科建设的成果。

四、2020—2022年三年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与经费预算。

(一)制度保障

1、加强学科制度建设,提高学科建设管理水平

健全学科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学院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科建设的组织协调、检查和考核;由机电相关学科负责人和企业专家成立“机电装备及信息化学科群建设委员会”,负责本学科群建设、立项和工作协调;实行学科首席负责人制和项目首席负责人制。科学制定学科管理制度,制定《优势与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资金和绩效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遴选、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学科管理水平。

2、创新学科运行机制,推进学科建设项目有效实施

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共建、资源共享、创新双赢”的原则,协同政企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及力量,探索学科运行体制机制。整合资源,联合组建学术平台和示范基地,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学科建设改革发展

建好“学科特区”,充分利用学校的政策扶持优势,在资源配置、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考核激励等方面向学科群相关学科专业倾斜,充分释放创新要素和活力,以“学科特区”为平台和牵引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实现本学科群学术科研率先突破。

打造“人才特区”,以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为基础组建学术创新团队;以特殊政策引进领军人才、整体引进科研团队;采取政府支持、学校主导、企业合作、政策引导的办法引进和聚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二)经费预算

本学科建设所需要经费,实行学校专项资金投入和其他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总额度为500万元,其中学院专项300万元,其他方式筹集资金200万元。

1. 学院专项资金及主要用途

预计学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共投入300万元,建设资金使用实行严格预决算,按建设进度分年度拨付、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各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等。

2. 其它资金及主要用途

其它资金共筹集200万元,主要筹集渠道有:其一,各类合作办学。包括与各类经济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团体联合培养人才,合作研究等;其二,其他社会捐赠。充分利用与政府和经济等部门和广大校友的密切联系,争取获得部分捐赠(包括资金形式、图书资料、设备等);其三,科研筹集。承担各级各类课题,开展各类横向科研活动交流等获得的科研基金。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9.12.09

上一篇:下一篇: